龜背立交模式(全國首創)
發布者: 發布時間:2011-09-17
機動車行龜背
人與單車走龜腹
昆明交警10月28日(周日)對小西門交通流量的統計數據是:行人60%、非機動車16%、社會車輛20%、公交車4%;10月30日(周二)的上述統計數據是47%、27%、22%、4%。兩相比較,小西門的行人和非機動車的數量都比機動車多得多,尤其是周末,路口完全變成人的海洋,洶涌的人流往往堵斷車輛正常行駛,這樣一個人、車干擾非常嚴重的路口,如何解堵呢?
劉副院長說:“今年6月份,市政府將小西門解堵設計任務交給我們,我們組織10多人的攻關隊伍,大家的想法很一致,就是要將快速系統、慢速系統分開。而建設立交橋、深挖隧道都很費錢,我們就想到將快速系統提升,慢速系統下降,快、慢各行其層,互不干擾,雙方的速度都可提高。因各交叉口的俯視圖形似一只爬著的烏龜,我們把它命名為龜背模式。”
我們拿西站立交橋來形象說明。比如,先把西站立交橋第三層拿掉,把第二層中間的圓形漏空部分全部用混凝土澆筑,形成完整的路面,這樣,就基本形成龜背式立交。即:直行機動車在烏龜的背上行駛,而非機動車和行人則在烏龜的“肚子”里行走,烏龜的4只腳就是4個路口的進出口,公交車站臺還設置在烏龜背緩緩的斜坡上,依然在路中間。
上下層凈空2.5米
下層為4000平方米廣場
劉院長介紹:開初我們考慮將機動車放在下層,但考慮到有特殊貨車通過的話,就需留出至少4.5米的凈空,這將大大增加施工難度和成本。現在把非機動車和行人放在底層,只需2.5米的凈空。現在基本上確定快速系統提升1.75米,慢速系統下降1.75米,中間含0.8米的混凝土路面厚度。
以上高度只是初步設計,目前關于小西門地下管網的資料正在收集中,人民中路、人民西路、東風西路北段地下都有電力隧道;順城河從大觀商業城順著東風西路一直流到七畝溝及永寧河,斷面有1.4×1.6米,像一條下水道;東風西路轉人民中路還有一大條城市截污干管。以上地下管道埋藏的深淺都影響到下層慢速系統往下挖的深度。
目前設計的人民路龜背橋長319.456米,從翠怡酒店延伸到交警二大隊門口;東風西路龜背橋長310.908米,從現在的小西門天橋延伸到翠湖南路路口。2座橋4個起坡地點的旁邊同時往下挖慢速系統隧道,隧道的右邊是右轉車道。
在2橋交匯的下層,是一個近4000平方米的地下廣場,除去2.5米寬的非機動車道外,還有大量空地,這些空地將建成非機動車停放站,使小西門成為一個交通中轉站。比如,騎單車到此處,可以轉城市公交或郊區班車。為了保證地下廣場的安全,已經設計不留死角的監控探頭;下層采用雙電源和應急電器,確保底層24小時燈光明亮,減少治安事件。
小西門南口
公交車站臺并建
現在小西門只有人民路上的2個公交車站臺設置在路中間,新的設計是保留人民路上的2個路中公交站臺,且站臺隨著龜背的坡度也呈緩緩的斜坡,長度與現有的65米一致,在站臺靠近龜背頂部平臺的地方,還有樓梯通往地下廣場,樓梯有頂棚,不會受雨水侵蝕。
而變化最大的是,將在東風西路金穗酒店路口設置2個并排的公交車站臺,2個站臺設在路中間,加上2個公交車專用道,路面就占去了一半,所以兩邊只能分別設置2個機動車道,目前可以掉頭轉向大觀商業城的掉頭點也將取消。同樣,這2個并排站臺都有通向地下廣場的樓道。這樣,東風西路靠近翠湖南路的路口就不再設公交站臺,但位于東風西路靠大觀商業城的路邊公交站臺保留,讓從人民西路右轉到東風西路上的公交車停靠;而其對面的路邊公交站臺取消。
施工期至少半幅路面斷交
20多條公交線在此掉頭
目前確定的施工準備期為明年2月22日到3月12日,計劃3月13日將正式動工,主要工程是在路口中心部位要打25棵樁,在樁上澆筑出橋面,建設公交站臺;還需要往地下挖8條非機動車隧道,以及一些后期工程。按照全部斷交來施工的話,可以在4個月內完成,屆時連公交車都過不了,目前在此路通行的20條線路的公交車,將會采取一到小西門就掉頭的方式運行,市民就得一到小西門就轉車,只有行人和非機動車能夠通行便道。而按照半幅斷交施工,則需要6個月完工。除了滿足公交車優先通行外,社會車輛難以通行。
目前,相關部門還沒有確定是全路口斷交還是半幅斷交施工,但是,明年春節后的小西門路口將非常擁堵,為了暢通,市民一定要理解和支持。